作者: 2021-01-08 14:41:11 閱讀量:
我們常常說,收到心儀院校錄取通知書并不代表已經成功,而僅僅是你走向成功,開啟新征程的步。
與我們國內常用來激勵高考的一句話——“拼這一年,等大學你就輕松了!”截然相反,國外的院校,或是“寬進嚴出”,或是“嚴進嚴出”,無論如何都躲不開“嚴出”這道關卡。
因此,拿到錄取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,但最終順利畢業,卻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而近期小圈老師經常看到有家長同學點贊幾篇“從**退學是我最正確的決定”“感謝父母讓我從**退學”之類的文章,所以今天,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。
英美哪些院校完學率高?
英國大學統計機構HESA便收集了2017 - 18學年入學的學生(也就是今年即將升入大學三年級的學生)的數據,來計算大學的輟學率。
根據數據顯示,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的輟學率是羅素大學中的,有5.8%的學生輟學。格拉斯哥緊隨其后,輟學率為5.2%。
那么學府牛劍呢?進去都這么難,畢業是不是更難?但其實,牛津和劍橋的輟學率是的。
不過,輟學率統計的是那些不再接受任何形式高等教育的人,所以也有可能會有學生離開牛劍去其他學校繼續學習。
下面一起來看一下羅素集團大學的輟學率都是多少?
*輟學率是指從2017/18年開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不再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。
而美國大學也同樣如此,據統計每年有總共1750萬大學生正在就學,但其大學生畢業率是發達國家中的。雖然與上文所統計的輟學率概念并不相同,但也能從中發現一些規律。
以下為USNEWS發布的四年內畢業率的院校前十名。此外像哈佛、布朗、埃默里、維克森林等四年內畢業率也基本都在80%以上。
下面是畢業率排在中位的幾所院校:
下面是畢業率的幾所院校:
The Tab網站的一位編輯表示,輟學率已經成為衡量大學成功與否的一個有爭議的標準。一些人認為,在排名中使用它們,會促使大學避免招收背景較貧困的學生,因為他們更有可能由于經濟壓力而輟學。
雖然HESA的數據并不是今年的數據,也沒有考慮到疫情的影響,但很多大學校長都擔心疫情的危機會使輟學情況更加嚴重。
這里所說的是經濟因素,的確,一部分輟學,或延遲畢業的學生是受經濟原因影響,但我們國際學生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的。
影響畢業的因素,其實還是學術能力。
越是,學業完成率越高?
將英美這兩組數據放在一起看,我們也不難發現:
錄取率越高,大學越容易進,學生越不容易按時畢業,而錄取率低,排名高的學校,畢業率也普遍較高。這意味著錄取的生源好,學生能力強,越容易畢業。
不過這也導致一部分辛辛苦苦升入國外的同學,可能會因為能力并沒有跟上、不適應高壓學習的環境、沒有做好心理準備而最終選擇轉學甚至退學。
因此,排名前列的學校,雖然輟學率不高,但轉學率與轉專業率卻很高,上文所說的牛劍也是如此。
《紐約時報》曾發表了一篇名為《中國難題》文章,指出有很多中國學生在大一課程開始前,就已從語言課程中退學。
有一位在讀的留學生說:他在讀的工程專業,全美排名前五。從大二進入專業課開始,每年都淘汰40%的人。真正最后能畢業的不到20%。而其余專業不合格的80%的人,眼看著畢不了業,都想法轉校或者轉專業 。
芝加哥一所私立大學校董也曾向美國父母作一個調查:你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耶魯抑郁還是在亞利桑那大學開心?
結果,75%的家長寧愿他們的孩子在耶魯抑郁。
因為他們覺得孩子可以慢慢平復情緒的困擾。而好大學、好專業才能有前景,因此,相比較快樂,“錢途”才是他們更看重的。
這一數據的意義是什么?
今天為大家分享這組數據,不是說輟學率高的學校就不好,也不是讓大家依據輟學率、畢業率這個數字來決定選校,能進入深造自然是好事,而最終順利畢業,還是半途而廢,其實還是個人的決定。
所以我們需要注意的,應該是在留學之前,就先想清楚自己適不適合留學,留學的目的是什么,對于國外的教育體系能否適應并融入其中,做好在大學期間仍然不松懈且更加努力的準備。
其次,在選校選專業時,一定要結合自身興趣、未來就業、申請條件來綜合考慮,而不是一股腦扎進所謂的熱門中。
據調查,中國學生在國外最容易遭受退學的專業中,普遍熱門的理工科與經濟商管成為了重災區,這些專業的學術要求也都非常嚴格。
而家長在留學申請中,更是要避免“一切包辦”的行為,多傾聽孩子的意見,給他們自己做選擇的空間,在這一基礎上給予合理的建議與指導。
這樣才能程度上避免走到“退學”這個結果,讓孩子不僅成功走出去,更能成功走出來。
退學,是一個可以有的選擇,但這并不是一件小事。
或許由于當今一些媒體的過度渲染,使得一些同學認為“退學”是一件很酷的事,是向世人宣告自己多么“厲害”的方式,如喬布斯、扎克伯格、比爾蓋茨等名人,都是退學后走上了人生,繼而也產生了“教育無用”論。
在這里小圈老師也無需多說,知名作家韓寒,就曾經就自己退學的事件多次表示“退學并不是值得學習的事情”。
他說:“退學并不是值得學習的事情,值得學習的永遠是學習本身。每個人的成功都非常個人化,其中很多經歷都不具備太強的借鑒意義,值得學習的唯有堅持學習的行為。”
最后,即便是真的由于某種因素輟學、轉學,同學們也不要因此感到挫敗,你不小心走到了一條并不適合你的道路,并及時糾正了過來,這的確是一件很“酷”的事(并不是指退學本身)。在開頭提到的文章中,主人公便是在一所中發現自己無法適應后,轉而去了一所當地的文理學院,卻發現了自己真正的熱情所在。
因此,只要你也做好之后的規劃與安排,并且之后也能不斷學習進步,相信終究會引領你走出自己的精彩!
精品班試聽課+免費測評+學習方案制定